来源:教务处 | 时间:2024-07-18 | 字体:【 | 大 | 中 | 小 | 】 | 视力保护色: |
7月15日-17日,市委党校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校级备课验收,市委党校副校长田晨英、副校长刘红光、各县区党校领导及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担任评委,各教研部全体教师及县(区)委党校教师骨干参加。本次备课验收是市委党校全面贯彻落实基本培训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秋季学期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工程。市委党校以基本培训内容为抓手、以“一校三院”发展需求为牵引、以学科建设为推动,紧盯薄弱环节、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布局、突出核心特色,把准党校主课主业中具有基本性、基础性、基调性的教学内容,积极适应基本培训对教学工作的新要求、新变化。
依照中央党校、省委党校要求,市委党校对校院现有课程进行逐一梳理,确定了本次备课验收的基本思路,即“补充、完善、提升、突破”。抓准基本培训重点、痛点、堵点,加大力度开设新课程、新专题。2024年秋季学期市委党校新增基本培训必修课专题18门,重点打造专题、青年教师专题等其他专题40门,并对14门原有专题作出提升修改。
“补充”——立足主课主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著作、五史教育等教学模块补充、丰富相关课程。增设《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中华文明起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实事求是是最大的党性》《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各学科的基础类课程,打牢学科建设底层逻辑。
“完善”——一是对较为完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课程进行规范化、精细化的精进完善。对《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原有课程更新迭代课程名称、内容,以理论阐释、学术研究为基础,必须做到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二是借助李大钊干部学院举办案例式教学师资培训班的契机,以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打磨完善《基层治理创新路,天洋新城焕新颜》《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等案例式教学课程,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
“提升”——加大李大钊干部学院特色党性教育课程多样化教学开发力度,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深挖本地特色资源,打造《李大钊与永平府》《家书纸短 家国情长——红色家书情景式教学》等课程,更新迭代《重温甲申 以史为鉴——牢记三个务必 不负时代重托》《学习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等课程,打通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壁垒,促进学术与艺术相结合,推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持续擦亮李大钊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品牌。
“突破”——对较为薄弱的履职能力提升课程进行集中攻坚,突破瓶颈。以“老带新”“结对子”的教学组形式,借助集体智慧予以突破。青年教师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老教授们的“传帮带”下,“啃”下《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抓落实能力》《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等数十门“硬骨头”,补足基本培训教学格局的短板。
备课验收结束后,副校长田晨英对教学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她指出,本次备课验收在一个月时间内从专题确定到完成三级备课验收,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教务处、各教研部作风硬朗紧抓不怠、老教师们无私奉献倾囊相授、青年教师舍我其谁担当责任,共同推进了本次备课验收工作的圆满完成,扎实的工作为落实基本培训要求奠定了基础,也必将成为未来“一校三院”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各教研部要继续完善专题,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纳入教学内容;青年教师要在夯实功底、研究问题、强化基本功训练上下功夫;教务处要科学制定秋季学期教学计划,确保基本培训要求的全面落地,高质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下一步,市委党校将持续深根固柢,致力于打造枝繁叶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格局,推动基本培训“全覆盖、完整性、高质量”工作要求落地见效。